打破沉默,正面溝通性教育!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談起性教育,你會想到什麼?是教孩子生理結構、衛教知識,還是更多的事情?作為一個心理師與性諮商師,我對性教育有自己的理解與想法,也深深覺得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議題。在我的專業圈子裡,大家普遍認為性教育是理所當然的。然而,我也好奇圈子外的人怎麼看待這件事?他們對性教育的認知和期待是什麼?這些理解會直接影響一般人對性教育的接受度,以及是否願意進行和如何進行這樣的教育。

為了了解這個問題,我在社群平台上詢問其他人對於性教育的理解與期待。絕大部分的人回答時,都提到「生理構造與衛教知識」,但同時也覺得過去的教育太淺顯或不夠清楚。我的經驗也是如此,在學生時期,性教育多停留在健康教育的範疇,例如青春期男女性的生理變化課程。然而,這段記憶對我來說幾乎模糊到消失,這是許多像我這個年齡層的人對性教育的共同認識:它曾是我們唯一的正規性教育經驗,但實際上所學甚少。往後的學習多是靠自己摸索。

隨著社會對性教育的普及與重視增加,性教育的內容逐漸被拓展。如今,性教育不僅僅是講授生理知識,還包括性別認同、性取向、安全性行為、性騷擾防治和身體界線的認識。有些人則期待性教育可以教孩子如何尊重自己、保護自己、尊重他人。若查閱維基百科,會發現所謂的性教育,甚至被稱為「全性(sexuality)教育」,涵蓋了許多層面,從計劃生育、性生殖(從受精到分娩)的資訊,到人的各種性表象,例如身體形象、性取向、性愉悅、性價值觀、性抉擇、溝通、約會、情感關係、性感染疾病及其預防方法,以及避孕方法等。

那麼,性教育就是這些嗎?

我的答案:是,但不僅僅如此。知識的傳遞只是性教育的冰山一角,我認為性教育可以從多個層次來看待和實施:

一、 提供知識作為認識與愛護自我的基石

針對不同年齡和發展階段,提供相應的知識,這是讓孩子認識、照顧、愛護自己的基礎。就像蓋房子一樣,基石穩固,才能支撐起整個結構。比如,兒童階段開始認識自己的生殖器官和其他身體部位,學習如何正確清潔,避免細菌滋生和感染。青少年則了解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學會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適應這些變化。

如果缺乏這些基礎知識,不僅會造成生理上的傷害,更多時候還可能引發心理上的困擾。當孩子對自己的身體變化一無所知時,他們可能感到焦慮、惶恐、不安,甚至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正常」。這種不確定感可能發生在兒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和伴侶之間。想像一下,一個人站在迷霧中,因看不清前方而感到無助,而知識就是力量,就是那盞燈,幫助他們照亮前方的路。

在性教育中同樣如此。作為孩子的家人和師長,我們都希望保護孩子,讓他們少受傷害。可是我們也知道,真正的保護不是總擋在他們前面,而是提供他們所需的知識和工具,讓他們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二、 建構尊重自己、愛自己與保護自我的能力

除了知識,我們還需幫助孩子培養自我判斷與自我保護的能力。這就像俗話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幫他們解決每一個問題,不如教會他們如何思考、如何行動,協助他們建立自我判斷、自我照顧與保護的能力。知識是基礎,能力是實踐的成果,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知識可以提供基本判斷,但能力需要經過實際討論和練習來培養和鞏固。

以面對性邀約為例,孩子必須先了解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感受:是舒適的嗎?還是有點害怕和猶豫?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如果當下感覺還未準備好,那麼應該尊重自己的感受,不需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委屈自己。

如果在發生性行為前仍有所擔心,不論對方的感覺如何,要知道這就是自己最真實的感覺,允許也尊重自己此刻的心情,不需因此否定、委屈或犧牲自己的感覺,這是個人界線發展的基礎。

我們必須教會孩子有辨識、知道自我感覺的能力,這樣的能力並非天生具備,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步養成的。要擁有這個能力,意謂著在他們的成長過程,必須被允許與被尊重擁有自己的感覺,而不是被否定,或則由別人來告訴他們該有什麼感覺。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總是被否定感受,或被告知「應該怎麼感覺」,那麼就很難發展出自我保護的能力。

除了知道自己的感受,孩子還必須學會表達和拒絕等人際互動的能力。「我知道要拒絕」與「我知道怎麼拒絕」是兩回事,兩者間存在著落差。因為現實情境往往很複雜,透過模擬討論和實際練習,有助於能力的發展與建構,孩子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明智的決定。

儘管如此,也仍有可能遇到自己無法解決和處理的狀況,這時候,孩子與父母或信任對象的關係就成為了最後一道防線,保持良好的關係和連結,會是最後的防護網。如果孩子知道,無論遇到什麼問題,他都能夠回到這個安全港尋求支持和幫助,那麼這種關係就能成為他最大的力量來源。而這也是性教育過程中十分重要卻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三、 性教育的背後:成人態度的深遠影響

如果知識是「言教」,那麼「身教」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常常更深遠。身教可以分為幾個層面,其中一個重要層面是:成人如何傳遞他們對性的看法和價值觀。

  1. 傳遞成人對於性的看法和價值觀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性教育而言,不僅僅是告訴他們什麼是「對」或「錯」,而是潛移默化地塑造他們對性的感受。當我們在傳遞性相關訊息時,是否無意中傳達了一種「性是羞恥的」、「性是骯髒的」等態度?還是我們讓孩子感受到,性是健康的、自然的、愉悅的,可以討論的?又或者傳達了女生或男生應該怎麼表現,怎麼舉止?當孩子還無法有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選擇自己要相信什麼的判斷能力時,身邊的成人、學校教育、媒體文化所傳遞的訊息,就會成為他們判斷性與認識性的基礎。

這樣的影響會如何表現呢?如果我們傳遞的是「性很難啟齒」,那麼孩子在面對問題與困擾時可能會不敢開口尋求幫助,只能選擇獨自承受壓力。若我們讓孩子覺得「性是羞恥的」,那麼當他們感受到性或性慾時,可能會覺得自己有問題,進而感到痛苦和壓抑。

就像性侵害的受害者,對他們來說,除了身體的傷害和強烈失去自主與控制被剝奪感的心理創傷外,更大的傷害往往來自於自身和社會對性抱持負面價值觀的內化感受。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是不潔的、不完整的、不值得被愛,甚至認為自己是有錯的一方,擔心別人認為他沒有保護好自己或做錯了什麼;性侵害往往成為一個「秘密」,不敢求助,獨自背負著這段痛苦的經歷,讓人更加煎熬。

因此,若要從事性教育或與孩子談性,必須保持自我覺察,因為成人的性價值觀和經驗,深受個人、家庭和社會文化的影響。「我的性價值觀來自哪裡?對我、對孩子、對我們的關係有什麼影響?」只有保持這種反思與覺察,我們才能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有彈性和開放性。

  1. 建立關係與保持連結,成為孩子的後盾與資源

我們對性的態度和想法,往往會影響孩子是否願意在有需要時向我們尋求幫助。如果孩子感受到父母或師長對性持負面態度,或發現他們的想法和自己的不同,可能就不敢或不願與大人交流,這樣一來,我們也就失去了幫助孩子的機會。

性教育不只是教知識或生理構造,因為性不僅僅關乎一個人的身體,它還涉及到許多心理需求和人際關係互動,隱含著像是權力、自尊、自我價值,甚至是對愛和被愛的渴望與動力這使得性成為一個複雜而敏感的議題,許多家長會因此擔心孩子在這方面受到傷害。然而,孩子最終會踏出我們的視線,走向更廣闊的世界。我們無法隨時隨地保護他們,但可以透過建立穩定的關係與連結,讓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能夠回到我們身邊,願意開口與我們討論。即使孩子受傷了,我們仍是他們的依靠,能夠幫助他們療癒和重新振作。這張關係與連結的「安全網」是性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的訊息: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陪伴著他們。

“尊重自己和他人感受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是需要孩子親自體驗和感受的”

 

  1. 傳遞愛自己、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態度

我們希望孩子懂得愛自己、尊重自己和他人,但這不能僅僅是一句口號或道德說教,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一步步實踐。每一個行動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跡,逐漸堆積成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和與他人的相處方式。

比如,我們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變化時,傳達的不僅是知識,更傳達我們看待身體的態度:我們的身體是珍貴的,值得好好愛護。當我們教他們如何照顧身體與面對身體的變化,就是告訴他們,身體是有價值的,遇到變化時也不用害怕,因為有我們在身邊。他們學會了如何愛護身體,就能更坦然地面對自己,無需因為身體的變化而感到困惑、害怕或自卑,不會不知所措甚至討厭自己身體。當我們討論性時,不只是因為這是他們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讓他們知道,我們關心他們的生活方方面面,並不會讓他們獨自面對。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是一種態度,而這種態度是需要孩子親自體驗和感受的。例如,我們在談論戀愛、性選擇、性行為或性別取向時,尊重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經驗和想法。試想,如果孩子從未被允許擁有自己的感受,從未被告知自己的情緒值得被尊重,他們又怎麼會知道如何設立界線,如何發展出對他人應有的尊重?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性教育。以知識傳遞作為基礎,協助練習與建構自我照顧和保護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何準備好自己、如何與孩子建立關係與保持連結是最重要的基礎和所有療癒的來源。

性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你問我,性教育重要嗎?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非常重要。因為性是伴隨我們一生的議題,從出生到老去,它以不同形式影響著我們的身體、性別、性取向、愛情、性行為,甚至伴侶關係、懷孕生殖性是一個很容易被標籤化、汙名化的議題,與我們切身相關卻又經常被忽略,因為難以啟齒反而容易帶來傷害,因此,更需要好好地被看見、面對與處理。性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與學習,它還教我們如何接納自己、愛自己、如何建立界線、如何與人相處和溝通,在人際關係中找到平衡,這些都是我們一生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Picture of 江欣怡

江欣怡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Picture of 江欣怡

江欣怡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荷光性諮商性健康聯盟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Feedback

回饋分享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陪伴你面對穿越傳統框架的性意識,鍛鍊性健康發展5能力,讓性健康能力發展走入生活日常。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陪伴你面對穿越傳統框架的性意識,鍛鍊性健康發展5能力,讓性健康能力發展走入生活日常。

Picture of 陳姿樺

陳姿樺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Picture of 陳姿樺

陳姿樺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荷光性諮商性健康聯盟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推薦課程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