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值得被好好對待: 女孩青春期的人際與戀愛關係

當新聞不斷出現霸凌、恐怖追求或情人暴力的報導,很多家有青春期女兒的父母心裡難免會擔心:「萬一有一天,我的女兒也遇到這樣的事怎麼辦?」

為了保護孩子,我們會一再叮嚀她們:「遠離那些讓人不舒服的人」「不要太早談戀愛」,甚至乾脆禁止她們戀愛。但這樣的提醒,真的夠了嗎?真的能幫助她們避開傷害嗎?

不只是「避開傷害」,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值得被好好對待」

我常和家長說:「避免戀愛,並不等於學會保護自己。」

真正重要的,是讓孩子從小學會照顧自己、表達感受、保護界線。而這些能力,不能等到真的遇到霸凌或戀愛時才學,而是要從平常的日常互動中慢慢養成。

這些能力,不靠說教,而是靠陪伴與示範。

女孩如何學會「我值得被好好對待」?

在我和許多少女的談話中,發現一個常見的現象:
她們會把家裡學到的相處方式,帶進朋友與戀愛關係裡。

舉個例子,有個女孩說:「我總是習慣先讓別人,我不喜歡衝突,怕別人不高興。」深入了解後才知道,她從小被教導要「體貼、懂事、顧慮別人感受」,久而久之,她學會的是「我要忍耐,才會被喜歡」。

但這樣的想法,會讓她在人際關係中不敢拒絕、不敢說不,甚至被不公平對待時也選擇忍耐。

所以,該怎麼讓女孩相信「我值得被好好對待」?

不是只靠一兩句叮嚀,也不是完全阻止她談戀愛就能做到的。
即使我們在家裡努力尊重孩子、教她設立界線,她在外面仍有可能遇到傷害。這是身為父母最難接受的地方——我們沒辦法替孩子擋下所有風險。

但我們能做的是什麼?

是讓孩子知道,無論她在外面遇到什麼,都可以回來找我們。
她願意告訴我們事情的真相、願意尋求幫助、願意相信自己不是一個人面對。這樣的信任與連結,是保護她最重要的基礎。

這份力量,來自她從小在家裡累積的經驗——她被聆聽、被理解、被接納,她知道自己值得被好好對待。

這不只是讓孩子建立自信,更是讓她學會質疑媒體灌輸的標準,培養自己的價值觀。

這份力量,來自她從小在家裡累積的經驗—— 她被聆聽、被理解、被接納,她知道自己值得被好好對待。

家長可以怎麼做?三個日常練習,從今天開始

  1. 認真對待孩子的情緒

當女孩感到難過、生氣或委屈時,請不要急著安慰或指責。先陪她說說話。

✅ 可以說:「妳是不是有什麼不舒服?可以跟我說說嗎?」
🚫 不建議說:「這有什麼好難過的?妳太敏感了啦!」

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情緒是重要的、可以被理解的。這會幫助她未來在人際關係中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

  1. 告訴她:「妳有權利說不」

如果她不想被朋友勉強、對親戚的要求感到不舒服,請讓她知道:拒絕,是可以的。

✅ 可以說:「如果這讓妳不自在,妳可以說『我不想』,這沒有錯。」
🚫 不建議說:「做人要懂得配合,不要讓人覺得妳難相處。」

當我們尊重她的感受,她也會學會尊重自己。

  1. 練習在家中尊重彼此的差異

當女孩有不一樣的意見時,不妨聽聽她怎麼說。

✅ 可以說:「妳的想法跟我不一樣耶,我想聽聽看妳怎麼看。」
🚫 不建議說:「妳還小啦,不懂啦,聽爸媽的就對了。」

願意傾聽的父母,會讓孩子知道:「我的聲音是有價值的。」

好女孩,不等於委屈求全

我們希望女孩快樂成長,但她不需要為了討好別人而壓抑自己。

請讓她知道:

✨ 好女孩也可以說不,也可以拒絕不舒服的要求。
✨ 好女孩可以生氣、可以表達、可以尋求幫助。
✨ 真正的愛,不是控制和要求,而是尊重和理解。

一句話留給爸媽思考:

你的孩子,是否在你身上學會了:我值得被好好對待?

這樣的信念,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保護傘。即使未來在人際或戀愛中遇到挫折,她也會有力量告訴自己:

💖 我值得被愛,我值得被好好對待。

 

Picture of 黃怡禎

黃怡禎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Picture of 黃怡禎

黃怡禎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荷光性諮商性健康聯盟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Feedback

回饋分享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陪伴你面對穿越傳統框架的性意識,鍛鍊性健康發展5能力,讓性健康能力發展走入生活日常。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陪伴你面對穿越傳統框架的性意識,鍛鍊性健康發展5能力,讓性健康能力發展走入生活日常。

Picture of 陳姿樺

陳姿樺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Picture of 陳姿樺

陳姿樺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荷光性諮商性健康聯盟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推薦課程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