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說? 讓他知道,他的聲音值得被聽見?

每當新聞傳來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許多家有青少女的家長難免憂心:「我的孩子會不會在成長過程中遭遇類似的傷害?」

父母想要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但往往不知道該從何開始,也不確定應該教些什麼才有效。

在我十幾年青少年諮商心理師的經驗中,發現許多孩子在人際、情感與性議題上受到傷害時,往往不知道如何開口訴說,更不敢主動求助。當家長從學校得知孩子曾遭遇騷擾或侵犯時,最常聽到的反應是:

🗣 「你怎麼都沒說?你不說,我怎麼幫你呢?」

家長既心疼又生氣,甚至感到挫折與困惑:

💬 「小時候什麼事都會找我的孩子,怎麼進入青春期後像刺蝟一樣,讓我無法靠近?」

💬 「我這麼愛孩子,這麼努力照顧他,他為什麼不願意跟我求助?」

然而,當孩子遭受性騷擾卻選擇不說,這些才是我在諮商室裡最常聽到的話:

🔸 「我有說某某某亂摸我,但我爸媽要我不要亂說,叫我趕快去寫功課。」

🔸 「我爸媽說某某某人那麼好,一定是誤會。」

🔸 「我爸媽說某某某可能是不小心碰到我的,叫我不要亂想。」

🔸 「我不敢說,我怕爸媽會罵我,會生我的氣。」

🔸 「我沒說,因為我擔心爸媽不會相信我。」

這些回應透露了一個關鍵問題——孩子為什麼不說?

 

有些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反應,有些則認為這是自己的錯,甚至因為加害者的威脅、內心的羞愧與恐懼而選擇忍耐,獨自承受。

陪伴孩子建立「身體自主權」,家長是關鍵角色

想讓孩子擁有表達與捍衛自己身體界線的能力,家長的角色至關重要。透過日常的互動與對話,孩子才有機會從經驗中,建構出自己的身體界線,釐清自己的感受與需求。

家長可以怎麼做?

  1. 讓孩子知道:「你的感覺是重要的」

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任何讓他感到不舒服的接觸,他都有權利說「不要」。

✅ 可以這樣說:「如果有人讓你覺得不舒服,你可以說『不要碰我』,如果對方不聽,你可以告訴我,我一定會相信你。」

🚫 避免這樣說:「他應該是開玩笑的,別這麼小題大作。」

當孩子知道自己的感覺被重視,他才會有信心去表達,而不會懷疑自己的感覺。

  1. 在家庭中尊重孩子的身體界線

✅ 當孩子不想被抱或親吻時,尊重他的意願:「你不想要被抱嗎?沒關係,我尊重你。」

🚫 避免強迫孩子接受身體接觸:「這是長輩,讓他擁抱又沒關係!」

當孩子在家裡就能學到「我可以決定自己的身體界線」,他在遇到不適的觸碰時,也才會更有能力說「不」。

  1. 避免責怪或忽視孩子的求助

✅ 當孩子向你說明他的不適經驗時,先接納他的感受:「我聽到你說某某某讓你不舒服,謝謝你告訴我,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好嗎?」

🚫 避免指責或否定孩子的感受:「你是不是想太多了?」、「一定是誤會,別亂想。」、「他對你那麼好,不可能!」

當孩子知道家長願意傾聽、相信自己,他在遇到問題時,就不會選擇隱忍。

  1. 教孩子識別與應對不當行為

✅ 可以教孩子辨識哪些行為是不當的:「如果有人故意碰你的身體,或說讓你覺得害羞、不舒服的話,那是不對的,你可以拒絕並告訴信任的大人。」

🚫 避免讓孩子誤以為所有觸碰都是正常的:「有時候人家只是關心你,不要太敏感。」、「人家也是好意關心你,不要那麼小氣。」

孩子需要知道,不是所有接觸都是合理的,並且他有權利拒絕與求助。

  1. 教導孩子如何運用資源來尋求幫助

孩子不僅需要知道可以求助,更需要清楚有哪些求助資源可用,以及如何尋求幫助。

✅ 讓孩子知道有哪些人可以幫助他:「如果你覺得害怕或困擾,可以告訴我、老師、學校的輔導老師,或跟你信任的大人或朋友說。」

✅ 練習求助對話:「找人幫忙的表達也是需要學習的,我們可以先一起練習幾種說法,比如:你可以說:『我有一個事情不確定怎麼做比較好,可以請你幫我想想辦法嗎?』或是『我覺得很煩,可以找你聊聊嗎?』」

🚫 避免讓孩子認為尋求幫助是一種「麻煩別人」的行為:「這種小事沒必要跟大人講,自己處理就好。」

當孩子清楚有哪些資源可以依靠,有能力可以找人幫忙,他才不會在遭遇困頓時感到孤立無援,或選擇隱忍。

我們需要建立的不只是學生的性平意識,也包括大人之間的合作與支持系統。教育,是全體社會的事,而不只是交給老師與學校的責任。

讓孩子相信:他有權利做自己身體的主人

孩子不會因為「被教導自我保護」而變得害怕世界,反而會因為擁有清楚的界線與運用資源的能力,而感到更有安全感。

💡 當我們願意傾聽、尊重並相信孩子,他才能勇敢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 當我們讓孩子知道,他的身體自主權是被看重的,他才會相信自己值得被尊重。

孩子的成長路上,有很多課題需要學習,但「做自己身體的主人」,是最重要的一課。而這堂課,需要家長的陪伴與支持,一起讓孩子擁有更安心、更自主的未來。

##青少年性健康課程

Picture of 黃怡禎

黃怡禎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Picture of 黃怡禎

黃怡禎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荷光性諮商性健康聯盟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Feedback

回饋分享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陪伴你面對穿越傳統框架的性意識,鍛鍊性健康發展5能力,讓性健康能力發展走入生活日常。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陪伴你面對穿越傳統框架的性意識,鍛鍊性健康發展5能力,讓性健康能力發展走入生活日常。

Picture of 陳姿樺

陳姿樺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Picture of 陳姿樺

陳姿樺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荷光性諮商性健康聯盟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推薦課程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