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幼兒談性:我的孩子在自慰嗎?

睡前,3歲的曉芸會抱著棉被,用力地夾著陰部搖晃身體;4歲的小光有時候會在客廳玩自己的陰莖……。

 先安頓情緒,再思考有哪些擔憂

上述兩個場景,是不少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日常現象,經常令父母擔心。想像一下,你的小寶貝是初出茅廬的探險家,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充滿了好奇心,就像是我們小時候得到一個新玩具,總是忍不住要翻來覆去研究一番。孩子們對於自身的好奇可能會讓他們摸摸這裡、碰碰那裡,甚至探索到一些較為私密的身體部位。此時孩子們沒有性的意識,這樣的心情其實就像是探索一個神秘的百寶箱,對於那些未知的領域充滿了探索與新奇之感。

因此,孩子們對自身的觸碰、進而探索性器官其實是成長中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作為家長,初次看到孩子這樣的行為,難免感到震驚和焦慮,不免擔心如果孩子在公共場合出現類似行為怎麼辦?當然也會擔心孩子會不會因此受到有心人士的覬覦和傷害。在父母身上出現這種焦慮其實很正常,因為做為父母的這一代,我們小時候大多沒有機會學習如何應對關於身體探索的相關問題。

由於過往社會對性抱持著禁忌、壓抑的態度,生活中也儘可能不要提到,刻意忽視,導致家長們在自身成長過程中沒有機會學習面對這些幼兒會出現的身體探索。如今,家長可以練習覺察自己焦慮的原因,首先,我們需要冷靜下來安頓好自己的情緒,再思考當自己看到孩子觸碰性器官的行為時,我們真正擔心的是什麼?是擔心孩子在公共場合做出不適當的行為?還是擔心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把「擔心」轉化成「要孩子學習的能力」

接下來,我們可以把這種擔心轉化為教育孩子的機會。就像教孩子其他事情一樣,我們也需要教他們如何正確地對待自己的身體。例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身體的某些部位是專屬個人的、是非常私密的,就像我們的日記本一樣,只能在自己的房間裡看,不能在公共場合展示。其實家長們擔心的背後,往往是害怕孩子因為性而受傷,此時,家長需要做的是協助孩子擁有相對應的能力,這正是日常性教育的親子互動。

例如:曉芸在晚上睡前,會抱著棉被用力夾著陰部搖晃身體,如果媽媽知道曉芸喜歡因此帶來的放鬆感,可以幫助入睡,只是擔心這樣行為出現在公開場合不適合,那麼,此時媽媽就可以教導孩子「隱私」與「界線」的概念。試著跟曉芸說:「媽媽知道妳睡覺前夾陰部會覺得放鬆,但是要記得,陰部是隱私部位,所以只能在自己的房間做,其他地方像是:客廳、公園、學校、親子館等公共空間都不可以。」

另外,有時家長擔心的是幼兒夾陰部動作的清潔和安全問題。介入方式同樣是把擔心的部分轉換成要孩子學習的能力。例如:因為性器官的皮膚很脆弱,因此要觸碰前,一定要先清潔過手部,避免使用其他物品,防止細菌感染和受傷。

適當回應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有時候,孩子是因為無聊或為了尋求刺激而觸摸自己的性器官。這時我們可以像偵探一樣去發現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如果孩子確實出於無聊而這樣做,幫他們找一些有趣的活動轉移注意會是很好的方式,就像給一個貪玩的孩子一個新的拼圖遊戲。

當家長開始嘗試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並滿足需求後,類似的行為自然會下降。曾經有一個案例,就讀中班的嘉嘉在幼兒園上課時,有時會走到教室角落,躺下雙腿夾緊自慰,老師每次都會提醒嘉嘉,讓他停止行為,用溝通教導的方式跟嘉嘉討論與說明隱私、界線等概念,要嘉嘉練習控制自己的行為,只是嘉嘉還是常常在上課時到角落自慰。學校老師後來找我進行性諮詢,評估後發現,嘉嘉的能力相對於班上其他同學好很多,老師交代的任務也都能快速練習完成。因此在不能找其他同學講話的情況下,嘉嘉覺得無聊就會走到教室角落自慰,自己跟自己玩。

後來我建議老師安排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的挑戰性任務,讓嘉嘉在完成後擁有高成就感的作業,如此觀察一個月後,老師反應調整課程難度後,嘉嘉就沒有再發生自慰行為了。

孩子行為背後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比如好奇心、生理不適、缺乏玩具,或者是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這就像是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養分一樣,我們的孩子也需要不同的關注和引導。

如果我們發現,儘管我們已經盡力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但他們仍然經常觸摸自己的性器官,那麼我們可能需要尋求專業的説明。尋求性教育專家的幫助,讓他們評估孩子的行為,並提供專業的建議。

孩子出現刺激性器官的自慰行為,背後的需求不盡相同,像是:

  1. 好奇:對自己身體感到好奇,想要探索身體,是發展中很自然與重要的一部分。
  2. 無意識行為:就像大人有時也會摳手、抓身體癢一樣。
  3. 生理因素:癢、痛、不舒服,想要藉由按壓、抓癢的方式,以減少不適感。
  4. 缺乏適合的玩具:玩具已經玩膩﹑沒有新花招,可能就會開始好奇自己的身體。
  5. 吸引他人注意:每次觸碰性器官時,都會引來大人的關注。
  6. 模仿行為:看到周圍的人在做,就也跟著做。

以上6點,一樣是刺激性器官、自慰的行為,因為原因不同,介入的方法自然也會有所差異。有時家長只需要回應需求,孩子自慰行為就慢慢減少,就像是前面嘉嘉的例子那樣。

關於第1點「好奇」是發展中常見的需求,例如:2歲的小志很喜歡玩自己的陰莖,想到就會碰一下、玩一下,他對自己身體的好奇就像大人買新手機一樣,一開始會想要一直玩,等了解所有的功能之後,就只會在有需要時才使用。因此當小志自在地探索身體,滿足所有的好奇後,自然會轉向到新的事物上。

運用資源_進行親職性諮詢

總結來說,即便家長知道孩子是好奇自己的身體,或只是睡前儀式,仍會擔心這個現象如果持續下去,孩子會不會不正常?

這時,家長可先觀察在回應孩子需求後,自慰行為是否有減少?若仍持續超過3個月,建議尋求親職性諮詢。而如果家長自身的焦慮感始終無法安頓,同樣建議求助親職性諮詢,直接與專家討論,評估孩子的問題是否需要介入,以及介入的方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需求和行為也會有所不同,需要我們耐心地等待和引導,透過理解和支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需求和行為都不同~
需要我們耐心地等待和引導,透過理解和支持,
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Picture of 王嘉琪

王嘉琪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Picture of 王嘉琪

王嘉琪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荷光性諮商性健康聯盟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Feedback

回饋分享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陪伴你面對穿越傳統框架的性意識,鍛鍊性健康發展5能力,讓性健康能力發展走入生活日常。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陪伴你面對穿越傳統框架的性意識,鍛鍊性健康發展5能力,讓性健康能力發展走入生活日常。

Picture of 陳姿樺

陳姿樺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Picture of 陳姿樺

陳姿樺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荷光性諮商性健康聯盟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推薦課程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