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琪

從小我就愛講話,喜歡交朋友,總是享受和人互動的樂趣。大學填寫志願時,「心理」這個詞深深吸引了我。我偷偷把「中原心理」這個選擇藏在一大堆數學系的選項裡,結果意外地進入了心理學的世界。大學時期,朋友和家人常問我:「心理系畢業後,你打算做什麼?」那時,尚未有心理師法,只能禮貌微笑著回答:「我不知道。」然而,這份不確定並沒有讓我後悔,覺得心理學的世界就像一幅多彩的畫卷,幻想著未來某一天,或許我能像影集中的心理醫生一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至今,專業助人的學習旅程已近25年。從家暴社工開始,轉任專任張老師,擔任大學輔導老師,然後進入諮商研究所學習,之後成為家事調解委員、兒童遊戲治療師,再到行動心理師和社區心理師。在不同的角色中,我不斷成長,認識自己,鍛鍊能力,對心理師這份工作充滿熱愛。

學習性諮商的契機,源自於我擔任兒童遊戲治療師的那段經歷。那段時間,我接觸了許多經歷性創傷的兒童和青少年。在陪伴這些個案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他們所承受的痛苦與掙扎。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們,我主動修習了性創傷和悲傷治療等相關課程,並參與各種性創傷處遇的研習。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意識到自己在評估何時適合與個案討論性傷害事件方面的能力不足,促使我下定決心深入學習性諮商,以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在荷光學習呂嘉惠所發展的「能力建構取向性諮商」過程中,獲益良多。有機會深入探索那些在性發展過程中未曾鍛鍊的能力,透過性歷史訪談的整理、性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與家庭和文化中性價值觀的對話,我得以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性自我。這段旅程非常美好,讓我深刻體會到性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投入性諮商的學習,正是我希望能具備陪伴個案面對各種性困擾、性傷害和性發展議題的能力。這不僅是對他們的支持,更是對我自身專業成長的追求。在這段旅程中,我期待能與更多人分享這份理解與支持。

 

每當我在治療室中看到來訪者逐漸獲得面對生活挑戰的能力,變得更加輕鬆自在,學會接納和做真正的自己,並能完全體驗當下的人生時,我便深切感受到心理師這份工作的價值與意義。特別是在伴侶諮商或親子會談中,他們能夠更加順暢地溝通,感受更深刻的親密時刻,這讓我倍感欣慰。我深感幸福,能與這些靈魂攜手共舞,探索自我及無限的可能性。賦能他們建構所需的人格能力,使他們在生活中更能應對,成為自己生命的教練,真是很美好的歷程!

「愛的各種樣貌都應該被尊重!我的愛,我詮釋!」「不讓性的框架束縛你的體驗,我的性,我做主!你的性,你當家!」

Picture of 王嘉琪

王嘉琪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Picture of 王嘉琪

王嘉琪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荷光性諮商性健康聯盟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Feedback

回饋分享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陪伴你面對穿越傳統框架的性意識,鍛鍊性健康發展5能力,讓性健康能力發展走入生活日常。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陪伴你面對穿越傳統框架的性意識,鍛鍊性健康發展5能力,讓性健康能力發展走入生活日常。

Picture of 陳姿樺

陳姿樺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Picture of 陳姿樺

陳姿樺

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荷光性諮商性健康聯盟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推薦課程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