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曾經聽過「性別平等教育法」,卻不太確定它到底在管什麼?又跟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關係?其實,這部已實施二十年的法律,與我們每一位家長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只是條文上的規定,更是為了守護每個孩子的安全與尊嚴所建立的制度。
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認識《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核心精神,了解學校有哪些責任,以及家長可以怎麼參與,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安心的學習環境。
一個讓每個人都安心的校園
除了提升性別平等的意識,《性平教育法》也規定學校必須有能力預防與處理性侵害、性騷擾與性霸凌事件。
當孩子在校園裡遭遇不當對待,學校需要啟動通報機制,並妥善保護當事人——這對家長而言,是非常關鍵的保障。
法律明文規定:
- 各級學校都要建立性平事件的處理流程
- 當事件發生時,要立即啟動調查與保護
- 學校需尊重學生的隱私與意願,不可任意曝光或延誤處理
這不只是理想,而是一套實際運作的制度。它確保孩子在困難時刻,能夠「說得出口、有人願意聽、也有人願意保護」。
每所學校都有的性平機制: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根據法律規定,每一所學校都要設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簡稱性平會)。這個委員會通常由校長擔任主任委員,並邀請老師、行政人員、學生代表、性別專業人士和家長參與。
換句話說,家長的聲音可以進入學校性別決策機制中。
如果你有興趣參與,可以主動向學校詢問,或透過推薦、選舉的方式加入。成為性平會成員後,你可以:
- 了解學校的性平政策怎麼設計
- 監督處理流程是否落實
- 提出對孩子更有幫助的建議
這樣的參與,不只是「參與學校行政」,更是讓性平教育從制度真正貼近孩子的生活。
家長的聲音可以進入學校性別決策機制中。這樣的參與,不只是「參與學校行政」,更是讓性平教育從制度真正貼近孩子的生活。

家長可以怎麼參與?
性平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責任,家長也可以在生活中成為孩子的支持者與陪伴者。你可以從以下幾件事開始:
✅ 主動了解學校制度
像是問問導師或行政:「如果孩子遇到性別事件,學校會怎麼處理?」、「性平會有家長代表嗎?」
✅ 參加相關講座或活動
許多學校會舉辦性平教育相關的親職講座,能幫助家長了解制度與教學方向,也能與老師建立互信。
✅ 和孩子聊聊他的學校觀察
「你覺得班上誰最會幫忙?誰最常被開玩笑?」這類對話能打開孩子對同儕互動與性別氛圍的感知力。
✅ 支持老師的性平教學
有時性別議題較敏感,若家長願意站在老師身旁,表達理解與信任,就能讓老師更有勇氣推動這些重要的教學。
這些行動不需要很複雜,但卻能讓孩子知道:原來「性別」不是只能在教室裡被談論的題目,而是在生活中也能安心說、被好好理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