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以前,因為小時候看漫畫《尼羅河女兒》(現已正名:《王家的紋章》)對埃及的無比嚮往,我以為人生會一直往去阿拉伯語系國家生活、工作方向前進!
為此,阿拉伯文系是我心中大學聯考的第一志願,然而還沒學會完全由自己掌握人生方向的年紀,阿拉伯文系只能被我留在當年的第66個志願,最終我選擇了令家人安心、至少還有個有趣科系~〈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的台灣師大,人生第一個大轉彎由此啟動。

我對人心好奇,在電影社、各人文社團、藝文活動……等熱愛投入,遠遠大於在大學對心理與諮商的學習路徑。大學四年級下學期,我暫時放棄去國中實習拿教師證的機會,決定再轉第二個彎去擔任家庭心理學研究助理。
在家庭心理學領域裡時,我回顧生長於諸多家人為乩童、虔誠民間信仰家庭的早年,小時候我的情緒並不是以語言或文字來描繪之,而是在我腦海裡以各種波紋圖像等畫面來呈現,這並不是很能被其他人理解,非常孤獨的怪小孩成長歷程卻也幫助我能看見這世間無限可能的存在。
我敬畏民間信仰,但我也想知道人生在面臨各種境遇時,生命之舵的掌握還有哪些可能? 我決定就讀諮商研究所,重新學習掌握了解人生與關係的各種方式,選擇成為心理師是我當時的職業。

「性」在我成長歷程裡,被視為洪水猛獸。當年為何選擇次之志願就讀心輔系,大半也是因為我誤解可從佛洛伊德的性學說得到解答;而大學、碩士班就讀期間仍無性議題相關訓練,卻在我取得心理師證照後隔年,嘉惠老師開設「性與自我探索與性價值觀澄清團體」課程簡章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這是什麼?!這是專業訓練?!」
「性可以拿來自我探索?!不是不可說?!」
「性不只是在教生理、性技巧行為?!」
我開始投入性諮商的訓練,兩年後毅然決定轉職,人生開始滿溢著性諮商,也是人生的第三個大轉彎!
「了解自己的性,是復甦自己的旅程」~一邊接受性諮商專業訓練、逐漸投入性領域的實務工作,神妙的是,我也開啟了自我人格的復健之路。

小時候,我對人為什麼要活下去、活著的目標是什麼? 感到非常好奇。
見證過諸多來家裡宮廟求神問卜就為一線希望還能繼續往前的人們,我能做些什麼?
諮商工作裡,嘉惠的能力建構取向對個體全人發展的理解,從人格與性人格的角度,幫助我了解案主來談的性議題不過是深層內在呈現其外的表面症狀,都在說明個體缺乏了哪些能力去體驗想要的生活。
能力建構取向讓我相信~能力是在發展中逐漸學習、堆疊而來的,這個哲學觀也幫助我為案主提供安全的空間與氛圍、在其中能疏理各種情緒感受、鍛鍊各種人際互動能力、學習運用各種資源並重新建構自己的人生哲學觀,原來人生每個時刻、都可以重新選擇!
我很慶幸也很感激,能擁有超級棒的荷光團隊作為專業與情感支撐,讓我可以在陪伴個案的過程中,協助案主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肯認並慶祝自己的力量。
因為性,這個絕佳媒材;我們運用能力建構取向,
發現自己、 探索自己、鍛鍊自己、掌握自己!
- 分類: 性諮商心理師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