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姿曄 心理師
睡前與孩子共讀繪本,懶洋洋的身體,確實要有些相信才能繼續說故事。「說個好故事,讓孩子放心裡」。

但家長仍舊可以透過知識安頓自己,因為我們的身體並非處在無菌的狀態的。像是兒童的陰部,仍有葡萄球、大腸桿菌等菌群,維繫著陰部生態的平衡,加上自體的免疫能力,可以及時清除一些外來的病菌的。當然孩子出現狀況,仍需帶著孩子就醫評估。

孩子不經意的探索身體,引發身體帶來的快感,是正常的現象。好奇探索的驅力,孩子經常被生活中一個更具吸引力的遊戲,注意力經常又被抓走了,並不會一直固著在自慰的行為。

然而,家長設定空間的界線是需要的。透過跟孩子討論,何時何地可以摸自己的隱私部位。像是,「我知道你摸自己陰部很舒服,但這種特別的感覺,通常是自己隱私的空間才做的事喔。所以,在洗澡,或是在房間時才可以。」

素材/日常性素材:
幼兒撫摸自己的生殖器官,是幼兒發展上常見的現象。
鏡面/大人回應力:
覺察反應:
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孩子的自慰行為,感受如何?或內在出現什麼聲音?
知識反應:
透過認識幼兒性心理發展,理解自慰是,孩子有時不經意的好奇探索身體而出現的行為,是正常的發展狀態,
界線反應:
家長需要設定空間,讓孩子經驗到身體的探索,或經驗身體的感受是正常的行為,性是生命的一部分,
資源反應:理解善意,拓展思惟
透過觀察孩子的自慰行為是否影響孩子參與活動,或是自慰的時間與地點不合時宜,維持的時間超過3-6個月等,進一步詢求專業的資源,一起合作與學習性健康相關的知識與能力。
萬花筒/共創關係力:
孩子的五感是開啟的,他們很能感受身體,接納身體。親職性教育,是在家長的支撐下,提供一個空間,允許孩子經驗身體感受,並在關係的平台上,不斷的可以討論與對話,對於性相關的好奇、疑惑。讓家長在當中,不斷的經驗,性只是一個媒材,但可能成為彼此重新打開關係,重新找回自己的途徑。